
阴怀清教授,男,1963年9月生,1985年7月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7月获山西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在老金莎赌场网址儿科工作,1992年7月被聘任讲师、主治医师,1996年11月~1998年10月受国家经贸部委派前往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医疗援外服务,1999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3月被任命为儿科副主任,2000年9月就读山西医科大学攻读内科血液学博士学位,2001年被聘为硕士生导师,2002年7月主持儿科工作。2003年7月获医学博士学位。2004年4月被聘任为儿科主任。2004年8月晋升为教授。2005年9月~12月赴日本国琦玉县县立癌中心研修。
阴怀清教授系中华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山西省医学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编委,《国际儿科学》杂志编委,《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委,《中国微循环》杂志编委,《山西医科大学学报》编委,《护理研究》杂志英文编辑。
多年的儿科临床工作中,阴怀清教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恪守着这样一个原则:认认真真做事,实实在在做人。作为一名普通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有高尚的医德及良好的服务意识。他常说:“选择了儿科医生这个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生就得奉献。”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日常医疗工作中时刻为病儿着想,经常加班加点,牺牲节假日休息、不计报酬为患儿服务,得到了许多患儿家长的好评。2004年8月,忙碌了一天后的他回到家刚准备吃饭,电话铃声响起了,儿科急诊来了一位误服鼠药昏迷不醒的三岁男孩,阴医生来不及吃饭就直奔医院,将患儿直接带到病房抢救室,组织科内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经过整整一夜的抢救,至次日凌晨5时,患儿才脱离危险,此时已筋疲力尽的他才松了一口气,看到患儿转危为安,他尽管觉得饥肠辘辘,但却感到非常欣慰和值得。
阴医生从小在农村长大,艰苦的生活和乡下贫穷落后、缺医少药的现实,使他立志做一名好医生。日常工作中,他不仅钻研业务,而且对每一位患儿都特别的细心和耐心,尤其对远道而来的农村患儿更是如此。他认为,一名好医生应有良好的医德和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思想,具体的表现应该是尽量减轻患儿家长的负担,让家长少花钱、看好病,尤其是住院患儿尽量缩短他们的治疗时间,要用最低的价格、最短的时间,使患儿达到最佳的疗效。他的这一行动,受到广大患儿家长的普遍赞誉。爱心、热心和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是他对医疗事业追求的一贯宗旨。
阴怀清教授在从事临床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山西医科大学“儿科学”、“医学专业英语”本科生、七年制学生等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多次在医科大学举办的教学竞赛中获奖,曾荣获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十佳青年教师”、山西医科大学“中青年教学能手”、2005年1月山西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及2004年1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授予“优秀中青年专家”, 受到同行及众多学生的好评。
此外,阴怀清教授在看病行医、教书育人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参加工作至今发表国家及省级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完成一项山西省教育厅“小儿急性白血病VEGF、IL-6、IFN-γ水平研究”(省教委基金2002016),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获山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山西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完成一项山西省科技厅“新生儿耳廓微循环研究”项目,获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一项山西省自然基金项目“幼年期蛋白尿致肾间质损伤中凝血纤溶基因异常表达的分子特征与干预研究”,已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总之,阴怀清教授是一位专业过硬、道德高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的好医生、好教师。
